西贝“七岁毛毛”文案,一场灾难级的公关表演

一岁宝宝能叫娘,七岁毛毛哭断肠。大爷喝汤送楼房,我与西贝共存亡。

西贝“七岁毛毛”文案,一场灾难级的公关表演

 

西贝近期因“预制菜风波”处于舆论风口浪尖,不仅没有妥善化解危机,反而因一系列“自嗨式”公关操作引发更大争议。其中,“七岁毛毛”公关文章成为这场灾难级公关的典型案例。

一、毛毛文章:煽情翻车的全流程

9月23日,西贝旗下微信公众号“西贝品味早读”发布《7岁的毛毛:我以为自己再也吃不到西贝了》一文,试图通过儿童视角挽回企业形象,结果却适得其反。

这篇文章以7岁儿童毛毛的第一人称,讲述了他从2岁起每周吃西贝形成依赖,因“预制菜”舆论风波被母亲禁止后哭闹成性,甚至抱住店长大腿哭诉的情节。文中描述,毛毛拒绝玩具诱惑,坚持要与西贝履行“约定”,最终使妈妈改变想法。

公众对这篇文章的反应几乎是清一色的批评与嘲讽。网友普遍认为该文“煽情炒作”、“情感绑架消费者”,甚至被调侃为“史诗级拉垮公关”。

面对潮水般的负面评价,西贝最终删除了文章,但恶劣影响已经造成。

关于删除原因,西贝方面给出了两种不同解释:客服称是因“遭受网暴,出于对伙伴和顾客感受的考虑”;而店长则表示是“不想牵连老顾客,担心隐私安全”。

这种前后不一致的解释,再次暴露了西贝公关的混乱。

二、连环失误:西贝公关的三重奏

“毛毛文章”并非西贝唯一的公关败笔。细究之下,西贝在预制菜风波中的公关应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“翻车链条”:

  1. 强硬开局:风波初期,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不是诚恳接受批评,而是选择“硬刚”罗永浩,扬言“一定一定一定会起诉他”,并反复强调“按照国家规定,我们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”。这种法律狡辩全然忽视了消费者的实际感受与认知。

  • 系列煽情:在“毛毛文章”之前,西贝已发布多个引发争议的温情故事。包括《我给大爷一碗汤,大爷要送我北京一套房

和《1岁孩子在西贝学会吃饭》。这些内容情节离奇,被网友广泛质疑其真实性,进一步损害了品牌信誉。

  • 回避核心:在整个风波中,西贝始终未能直接回应消费者最关心的两个问题:菜品究竟是不是预制菜?如果是,为何此前一直对消费者隐瞒;如果不是,其界定又是否符合普通消费者的感受?

三、问题根源:西贝公关失败的深层分析

西贝公关连续“翻车”并非偶然,背后暴露了多个深层次问题:

  • 严重脱离消费者感知:西贝坚持用专业标准否认自己是预制菜,而消费者基于“是否现场明火制作”这一朴素认知却持完全相反的看法。这种认知鸿沟下,西贝的“澄清”在消费者眼中成了狡辩。

  • 错位的品牌定位与价值主张:西贝将自己定位为“家庭友好餐厅”,核心品牌主张是“把更好的给孩子”。然而,后厨发现的冷冻一年的羊腿、保质期24个月的冷冻西兰花,与这一承诺形成尖锐对立。当消费者支付高端价格,期望获得的是现场制作的菜品与独特的口感体验,结果得到的却是工业化预制产品,必然产生强烈的受骗感。

  • 低估公众智商的内容创作:无论是7岁毛毛对餐厅的痴迷,还是大爷因一碗汤要送北京房产,这些违背生活常识与基本逻辑的内容,不仅无法引发共鸣,反而招致嘲讽,进一步损害品牌形象。

  • 战略分散与核心问题逃避:在危机处理中,西贝的公关举措不但没有直面质疑,反而通过一系列煽情故事转移视线。消费者需要的是坦诚与改进,而非被当作需要教育的对象。

四、公关启示:从“翻车”到反思

西贝公关连续失误为企业危机管理提供了有价值的反面教材:

真诚透明优于巧妙话术。在危机面前,公众更需要企业坦诚沟通核心问题。正如一些业内人士所指出的,“诚实永远是最好的公关”。西贝在致歉信中使用的“顾客‘虐’我千百遍,我待顾客如初恋”的表述,以及后续的“毛毛文章”,都是在玩弄文字游戏与情感绑架,而非真诚沟通。

行动比言辞更有说服力。与失败的公关文章形成对比的是,西贝线下发放100元堂食代金券的举措,虽然也有瑕疵,但至少是看得见的实际行动。在危机中,企业应更多聚焦于实质性的改进与补偿。

尊重消费者认知而非试图教育市场。西贝反复强调其菜品不符合国家规定的预制菜标准,试图教育消费者接受他们的专业定义。然而,在消费者已经形成普遍认知的领域,试图改变公众看法往往是徒劳的。老乡鸡通过三种颜色的标签清楚告知消费者哪些是现做、哪些是半预制、哪些是复热预制,这种透明做法赢得了更多理解与认可。

五、结语

西贝“七岁毛毛”的公关尝试,本质上是一场逃避实质问题的表演性沟通。当消费者期待企业直面预制菜争议时,西贝却选择用“孩子的眼泪”来博取同情,这恰恰暴露了其对核心问题的回避态度。

在信息高度透明的时代,消费者不再被动接受企业单方面宣传,而是主动解构、审视甚至调侃品牌的一举一动。企业任何不真诚的举措,都可能被公众放大并转化为网络梗广泛传播——“后妈严选”的调侃就是对西贝品牌定位的致命一击。

西贝要真正走出危机,亟需从炮制“美文”回归到打造“美味”,用透明、真诚和实质行动重建信任,而非指望一个根本不存在的“七岁毛毛”来挽救品牌形象。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网友自行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搜索
error: 内容受到保护